日本地區
(新興運動)
雪合戰
Yukigassen
柔力球
Rouliqiu
旋風球
Fly Ball
躲避盤
Dodgebee
足毽
Shuttlecock
閃避球
Dodgeball
三人羽毛球
FamilyBadminton
氣球排球
Balloon Volley
板羽球
Battledore and shuttlecock
手綿球
Taspony

雪合戰
簡介︰日本傳統冰雪運動。香港則用安全豆袋取替雪球來進行,類似WAR GAME的遊戲體驗 ! 目標是搶旗或把對方所有的成員用雪球擊倒
特色
-
閃避、突進,均能滿足青年人體能發展需要
-
攻略對方陣地,極度需要戰術運用,發揮智慧
-
前鋒後衛職能不同,需分工合作
-
基本技術均容易上手,學習規則後立即可以進行正式比賽
-
攻擊技術似投手棒球,閃避技術接近閃避球,技術可以互相補足
-
有war game 的刺激感,趣味十足,而且安全性更高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豆袋雪球 x 90、旗幟 x 2、專用障礙物 x 8、安全眼罩 x14
比賽人數 : 7 人 對 7人
師生比例 : 2 : 28
場地需求 : 籃球場、禮堂、手球場 (最理想)
比賽方式
-
7名隊員中,4名為前鋒,不得退回後衞線
一般採用三局兩勝制
基本規則
-
成功奪取對方旗幟,立即勝出。以雪球擊中對方令其出局,如果對方全體出局,立即勝出
-
如時間結束,則以生存選手人數作為比數,較多一方勝出
-
沒有接球規則,只能閃避



躲避盤
簡介︰以一隻安全軟飛碟及閃避球玩法對打,易學刺激
特色
-
少身體碰撞,男女同場沒問題
-
體能要求適量
-
軟身飛盤,打中不會受傷
-
難得的多人團體運動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躲避盤
比賽人數 : 每隊10人
師生比例 : 1 : 24
場地需求 : 9X18米 (排球場)、或任何類近之活動室
基本規則
-
分兩隊對抗,先於自己所屬內場準備並安排最少一位隊員往外場
-
目的以躲避盤擊中對方內場選手,在時間結束時以雙方內場人數作分數,較高者勝
-
被擊中及無法接著的內場選手需前往自己所屬的外場繼續比賽
-
外場選手可以自由傳盤及攻擊,一旦成攻擊中對方內場選手,可以獲得返回自己內場的權利




閃避球
簡介︰閃避球運動已在港發展十年,超過100間學校均有閃避球隊伍,相比起躲避盤,以球作攻擊或傳球,更容易掌握,刺激好玩。最近更流行美國的複球式,更加玩。
特色
-
簡單易學
-
節奏明快
-
團體性高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閃避球
比賽人數 : 10人 對 10人
師生比例 : 1 : 24
場地需求 : 禮堂、籃球場
比賽方式
-
對陣雙方各派出10名球員,其中9名為內場球員
-
最少1名球員是外場球員,亦即是大家所叫的「鬼」,負責在外場攻擊。
比賽規則
-
內場區球員被球擊中身體任何地方,便要即時出局退至外場區
-
若內場區球員成功接到來球,則可令外場區的隊友「復活」重返內場
-
攻隊擊中守隊內場球員頭臉部(顏面、頭顱)時,擊中無效
-
球員接到球後五秒內,必須將球擲出
計分方法
-
比賽採用兩局制,每局比賽5分鐘。當完場哨子聲一響,裁判便會計算雙方內場球員人數,兩局人數加起來較多的一方取勝。
特別推薦 - 複球式
-
使用六個軟式閃避球
-
場地建議用禮堂或類近有牆壁之空間
-
己方外場在己方內場後方,出局後負責到外面拾球及傳回隊友



足毽
簡介︰傳統民間運動,可以進行套路花式,亦有隔網對打。最初發明概念源自蹴踘,即是古代足球,後來亦發展到用手打的毽。
特色
-
簡單易明
-
手腳並用,訓練協調
-
個體練習與團體練習均可
-
安全不易受傷
-
使用大號毽球,更容易操控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毽球、羽毛球網
比賽人數 : 3人 對 3人
師生比例 : 1 : 20人
場地需求 : 禮堂、籃球場、羽毛球場
體驗方式
基本四式教練 :
-
腳內側
-
腳外側
-
腳背
-
大腿
-
圍毽,一大班人圍成一圈,一起作互相對踢的玩意
比賽方式
-
進行類似排球式的回合制隔網對打
-
對方犯規,得1分
-
將毽球踢進對方場區內,得1分
-
觸毽4次便要送到對方場區
-
每人不得連踢3次
-
毽員可用頭、身、腳觸毽,但不得用手及臂



三人羽毛球
簡介︰三人羽毛球發展理念為,透過羽毛球運動改良,令到入門更容易,達至長幼同樂,發揮共融精神。
特色
-
更容易擊中目標!
-
球速更慢及體積更大
-
球拍更短以利操作
-
同區有三名選手,更容易補位
-
傳球規則令合作性提昇。
-
禁止扣殺,令整體速度減低,提高初學者擊球率,及自信心。
-
入門技術要求更低,適合共融,親子活動。
-
學習三人羽毛球後,技術大部分可應用於原本的羽毛球運動當中。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羽毛球拍(長度500mm內)、專用海綿羽毛球、羽毛球網
比賽人數 : 3人 對 3人
師生比例 : 1 : 20人
場地需求 : 禮堂、籃球場、羽毛球場
得分方法
-
令球進入對方場區界線內之地面
-
對方犯規或將球打往界線外
基本玩法
-
大致與羽毛球相同,但有以下改動。。。。
1. 擊球一下後可以由同區選手再次擊球及送往對方場區
2. 一人為前鋒,可自由移動。其餘兩人為後衛,只能在發球線後方活動。
3. 不得扣殺



旋風球
簡介︰特製球拍加上有特殊紋路的旋風球,可以投出變幻莫測的球。單人或團體均有不同體驗。
特色
1. 獨特設計的球拍,可以使出軌道變化的發球
2. 防守一方,接球時互補不足,體現合作精神
3. 無需搶球,減少身體碰撞,適合男女同場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旋風球、專用球拍 x 12
比賽人數 : 6人對 6人
師生比例 : 1 : 12
場地使用 : 籃球場
基本規則
-
球員需要將球擊落至對手場區裡以取得分數
-
接穩對手的來球是唯一的防守方法
-
兩隊球員各佔一區,一攻一守輪替進行比賽
-
六位隊員需要如排球賽事般前排3人後排3人並輪流發球




氣球排球
簡介︰使用特制氣球,進行排球競技。適合長者,什至傷健人士參與。
特色
-
氣球排球非常輕,接球傳球均十分容易,無需太高體能
-
扣殺及發球,速度感十足,可由健全人士負責防守
-
傷健人士均可參與,可以由健全人士協助移動
-
亦適合全體青少年參加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特製氣球排球一個、打氣泵、網架
比賽人數 : 6人 對 6人
師生比例 : 1 : 24
建議場地 : 羽毛球場、禮堂、大活動室
比賽規則
-
發球及扣殺方需在發球線後發球
-
接球方需要所有選手傳過一次球
-
並在十次以內傳送到對方場區
-
不能同一位選手連續觸球兩次,除非中間有隊友觸碰過
計分方法
-
對手犯規,得1分
-
成功將排球打進對方場區內



柔力球
簡介︰以太極原理為基礎,以特製球拍把球控制在球拍內,可單獨練習套路表演也可進行隔網對打。
特色
1. 在戰略戰術上強調巧打智取,以柔克剛,以靜制動
2. 柔力球全名為「太極柔力球」,因為它是應時而生的一項太極化的球類運動。看似軟弱無力、輕鬆自在,然而力度拿捏、方位掌握均消耗體力
3. 台灣及中國等地十分流行
4. 對抗性不大,適合友好對賽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柔力球、專用球拍
比賽人數 : 2人對 2人 ,但一般以團體體進行套路練習為主
師生比例 : 1 : 12
場地需求 : 羽毛球場、禮堂、活動
比賽規則
-
實際上,「柔力球」可分為套路和競技對賽兩種項目
-
競技對打規則與羽毛球類似,要求借力打力,後發制人
-
接球時通過「孤形引化」將來球之力和身體旋轉之力結合,形成一個更大的渾圓完整之力



板羽球 (三葉球)
簡介︰板羽球又名三葉球,為羽毛球運動的始祖,亦是毽類運動的近親,發源地已無從考究。台灣、日本、中國、韓國也有板羽球的足跡。
特色
1. 更容易擊中目標!
- 球更輕更有彈性
- 球拍更短以利操作
2. 扣殺速度不高,提高初學者擊球率,增添自信心
3. 入門技術要求比傳統羽毛球較低,適合的對象更多
4. 技術大部分可應用於原本的羽毛球運動當中
設備要求
比賽人數 : 比賽2 人 對 2人
師生比例 : 1 : 16
場地需求 : 羽毛球場、活動室
器材使用 : 專用毽球、木製球拍
基本規則
-
令球進入對方場區界線內之地面得1分
-
對方犯規或將球打往界線外得1 分
犯規 : 球拍或身體觸網、球拍或身體過網



手綿球
簡介︰以手綿球代替網球,玩法同網球一樣,簡單容易入手。
特色
-
手綿球比較柔軟,減低受傷風險。
-
只需網球場的八分之一場地,就可進行遊戲
-
沒有球拍,雙手代替球拍,訓練左右手協調
設備要求
器材使用 : 手綿球
比賽人數 : 1對1、2對2(可混合雙/單打)
師生比例 : 1 : 8
場地需求 : 羽毛球場、網球場、禮堂、活動室
比賽規則
-
發球者的每一球,只可接觸地面一次
-
球員身體不可越過球網
-
不能用雙手擊球
得分方法
-
發球方,成功發球,接觸敵對方球場地面一次,而對手不能成功回擊球,發球方則成功取得一分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