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綿球源自於1981年日本的愛知縣名古屋基督教青年會,由山口榮三先生所發明及推廣。其玩法於網球和羽毛球等運動相似,但使用手代替了球拍,使遊玩者能直接接觸球身,在球的方向、力量上更容易操控。
【手綿球Taspony】|日本新興運動
手綿球玩法
手綿球的發球動作類似網球,手綿球由高處擲地一下後,擺動另一手,將球打到對方場區。 走到網前截擊的動作。 手綿球以手代替球拍擊球,每次只可使用一隻手。
手綿球特色
手綿球深受歡迎的原因 !!!
遊戲玩法較簡單,容易上手。適合任何人參與,近年更成為長者活動。
對球身直接接觸,球身柔軟,
更容易操控
左右手均需使用,能達到平衡發展

手綿球器材
-
手綿球以海綿物料製作,直徑為17釐米,
-
重量約50克,球身輕巧,毫無殺傷力
-
所以適合任何人士參與,更成為香港長者界流行的新興運動。
手綿球器材
手綿球場地
手綿球比賽場地只需8米 x 4.1米,網球或羽毛球場的三分之二尺寸,訓練場地更可使用壁球室,場地空間小,無需特定場地。
手綿球規則
手綿球在2009年被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引入香港,並大力推廣,其後也舉辦了不同賽事,更引入了「軟式手綿球」,不同參加者都能遊玩。
-
單打比賽前,需要擲幣決定發球次序或選邊,二揀一,剩下的便是另一方的選項
-
雙打比賽前,需向主裁判表明哪一位是發球選手
基本玩法
-
玩法與網球類似,每球只可彈地一次、可中途截擊
-
可單獨使用左或右手進行擊球或發球
-
接球者在手綿球彈地後2次等於失敗接球,發球方獲分
-
每局優先獲得21分的一方勝出一局
-
採用三局兩勝方式
勝利條件
犯規
-
發球者,發球失敗(打空)
-
發球者壓線或站出發球區
-
球員使用雙手擊球、連續擊球等行為